top of page

企业数据安全实践——以基于身份的访问控制为重点

随着网络威胁日益复杂,数据安全仍然是企业组织的首要任务。保护敏感信息不仅仅需要防火墙和杀毒软件。保护数据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基于身份的访问控制,它可以确保只有授权用户才能访问特定的数据元素。在本文中,我将探讨企业环境中常见的数据安全实践,重点关注基于角色的安全和细粒度的数据元素访问控制。我还会介绍验证和强制执行技术、加密方法,以及如何跟踪和解决安全漏洞。最后,我将通过一个实际的工作流程示例来说明这些概念的实际应用。


飞行中加密写入表

基于角色的安全性和细粒度数据访问

基于角色的安全机制根据用户在组织中的角色分配权限。这种方法通过将职责相似的用户分组并相应地授予访问权限,简化了管理。例如,财务团队成员可能有权访问工资数据,但无权访问客户支持记录。


细粒度数据元素访问控制更进一步,将访问权限控制在单个数据字段或记录级别。用户不再拥有对整个数据库或表的广泛访问权限,而是只能看到他们需要的数据。这降低了敏感信息意外或恶意泄露的风险。


角色访问控制和细粒度访问控制如何协同工作


  • 角色定义:明确定义角色,例如管理员、经理、分析师,或适合公司内特定职能的适当角色名称。

  • 权限分配:为角色分配权限,指定每个角色可以查看、编辑或删除哪些数据元素。

  • 用户分配:根据用户的工作职能将其分配到相应的角色。用户将继承角色赋予的权限。

  • 访问控制强制执行:系统在数据访问请求期间动态强制执行这些权限。


这种分层方法确保用户只能访问他们被授权的内容,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攻击面。


验证和执行技术

为了维护强大的数据安全,组织机构采用多种验证和强制执行方法:


验证

身份验证用于在授予访问权限之前验证用户的身份。常用方法包括:


  • LDAP(轻量级目录访问协议) :许多企业使用 LDAP 来集中管理用户身份验证和目录服务。LDAP 与身份提供商集成,以管理用户凭据和角色。

  • 多因素身份验证 (MFA) :通过要求用户提供两个或多个验证因素来增加额外的安全保障。

  • 单点登录 (SSO) :允许用户进行一次身份验证并访问多个系统,从而提高安全性和用户体验。


授权

用户身份验证通过后,授权机制决定用户可以访问哪些数据。这时,基于角色和细粒度的访问控制就发挥作用了。


  • 访问控制列表(ACL) :定义哪些用户或角色可以访问特定资源。

  • 基于属性的访问控制 (ABAC) :使用用户属性(部门、权限级别、工作职能属性映射)和环境条件(时间、地点)来做出访问决策。

  • 策略执行点(PEP) :拦截访问请求并在授予访问权限前强制执行策略的系统。它们在数据结构的数据元素级别强制执行访问权限。


数据验证

在数据被接收或处理之前,需要进行验证以确保其符合安全性和完整性标准。这包括:


  • 输入验证以防止注入攻击。例如,对值列表和元素进行正则表达式模式匹配检查。

  • 数据格式检查。

  • 一致性检查会对照业务规则进行。除了检查非用户来源的数据外,他们还会检查输入验证是否失败。


静态加密和传输中加密

加密通过将数据转换为除非使用正确的密钥解密否则无法读取的格式来保护数据。企业在数据存储(静态)和数据通过网络传输(动态)时都会使用加密。


静态加密

存储在服务器、数据库或备份中的数据都经过加密,以防止在物理或逻辑安全受到损害时发生未经授权的访问。


  • 全盘加密(FDE) :加密整个存储设备。

  • 数据库加密:对包含敏感数据的特定表或列进行加密。

  • 密钥管理:安全地存储和轮换加密密钥,以防止未经授权的解密。


传输中的加密

在客户端、服务器和其他系统之间传输的数据必须加密以防止被拦截。


  • SSL/TLS(安全套接字层/传输层安全) :用于在网络传输过程中加密数据的协议。SSL 广泛用于保护网络流量、电子邮件和其他通信。

  • VPN(虚拟专用网络) :为通过公共网络进行数据传输创建安全隧道。


使用 SSL/TLS 证书可确保用户与企业系统之间交换的数据保持机密性和防篡改性。



从视线高度可以看到服务器机架,闪烁的指示灯表明数据处理正在进行中。


追踪和应对安全漏洞

即使采取了强有力的安全措施,安全漏洞仍然可能发生。快速检测和响应对于最大限度减少损失至关重要。


违规检测


  • 审计日志:系统会记录用户活动的详细日志,包括登录尝试、数据访问和更改。这些日志有助于识别可疑行为。

  • 入侵检测系统(IDS) :监控网络流量和系统活动,以发现未经授权的访问迹象。

  • 行为分析:利用机器学习来检测用户行为中的异常情况,这些异常情况可能表明存在安全漏洞。


违规调查

当怀疑发生违规行为时:


  • 日志分析:安全团队审查审计日志,以追踪漏洞的来源和范围。

  • 访问权限审查:检查哪些帐户访问了敏感数据以及访问时间。

  • 取证工具:分析受影响的系统,以识别被利用的恶意软件或漏洞。


应对和补救


  • 隔离:隔离受影响的系统,以防止进一步损害。

  • 根除:移除恶意软件或修复病毒漏洞。

  • 恢复:从备份中恢复系统和数据。

  • 通知:告知利益相关者并遵守法律报告要求。



安全实施和漏洞识别工作流程示例

想象一下,一家公司为其人力资源系统实施数据安全措施:


  1. 角色定义:人力资源经理拥有员工记录的完全访问权限;人力资源助理拥有非敏感字段的只读访问权限。

  2. 用户分配:通过 LDAP 集成为员工分配角色。

  3. 访问控制:当用户登录时,系统通过 LDAP 和 MFA 进行身份验证。

  4. 数据访问:系统会检查用户的角色,并仅授予对授权数据字段的访问权限。

  5. 加密:员工数据在数据库中进行加密,所有网络流量均使用 SSL。

  6. 监控:审计日志跟踪对员工记录的所有访问和更改。

  7. 违规场景:对薪资数据的访问尝试出现异常激增,触发警报。

  8. 调查:安全团队审查日志,识别出被盗用的帐户,并将其隔离。

  9. 应对措施:密码已重置,安全漏洞已得到控制,受影响的员工已收到通知。


该工作流程展示了如何将基于身份的访问控制与加密和监控相结合来保护敏感数据并实现快速的违规检测。



概括

企业的数据安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信息访问权限的控制。基于角色的安全机制结合细粒度的数据元素访问控制,可以有效限制敏感数据的泄露。通过 LDAP 身份验证、多因素身份验证 (MFA) 和访问控制策略进行验证和强制执行,确保只有授权用户才能访问数据。加密技术可以保护静态数据和传输中的数据,其中 SSL 在保障网络通信安全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一旦发生安全漏洞,审计日志和监控工具可以帮助快速追踪漏洞源头,从而实现有效的应对措施。


bottom of page